综合新闻

同济大学、四川农业大学专家赴城市建设学院作主题报告

发布日期:2025-04-21

       本网讯(通讯员:李硕)4月18日上午,城市建设学院风景园林专业2025年“文化艺术节”特色活动之一——“健康人居·百姓园林”讲座论坛在威尼斯官网国教院二楼多功能厅成功举办。本次论坛特邀同济大学教授博导张德顺、同济大学助理教授Mohamed、四川农业大学副教授郭丽三位教授作主题报告,风景园林专业全体教职工、大二大三学生及行业企业代表等80余人参会。城市建设学院副院长杨英出席活动,共同探讨风景园林学科的未来发展与实践创新。风景园林专业负责人、系主任助理李屹楠主持会议。

学者云集,共话学科前沿

       论坛于上午8:30正式开始,三位专家围绕“健康人居·百姓园林”主题,从学科发展、生态健康、地域文化等多个维度展开深入探讨。

       同济大学张德顺教授以“守正创新 同频共振——风景园林面临的挑战与机遇”为题,强调学科发展应立足国家战略与国际前沿,提出教学科研深度融合、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修复等核心任务。他指出,风景园林的未来需在生态、社会与文化属性上多维突破,同时平衡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的双向赋能。

       同济大学助理教授Mohamed以“Integrating Nature for Urban Well-Being: From Tree Canopies to Window Views”为题,探讨了自然景观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,并提出建筑设计中自然元素的立体化融合策略。他强调,生态美学与可持续性应成为城市空间优化的关键考量。

       四川农业大学郭丽副教授以“百姓园林,共筑风景——基于西蜀园林的公园城市思考与实践”为题,分享了西蜀园林的数字化保护与公园城市更新的实践经验。她提出,风景园林应立足地域文化特色,推动“公园城市”建设,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。

思维碰撞:师生互动精彩纷呈

       在最后的互动环节,学生们踊跃提问,与专家们展开了热烈讨论。

       有学生就“如何规划本科阶段以及未来学业与职业发展道路”和“如何平衡景观设计中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”问题向张德顺教授请教。张教授回应:“生态是本底,经济是动力,好的设计要让两者相互促进而非对立。”

       郭丽副教授则针对“传统园林现代转译”的问题,分享了西蜀园林元素在现代景观中的创新应用案例,令在场师生深受启发。

展望未来,共绘学科蓝图

       论坛在热烈的学术氛围中圆满落幕。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,不仅为师生提供了与顶尖学者交流的机会,也为风景园林学科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。未来,学院将继续推进学者专家交流互通,推动学术创新,助力专业发展与“健康中国”、“美丽中国”建设。

审核:汪青 责任编辑:李硕